一、招生背景及专业简介
本微专业面向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农文旅融合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聚焦以文化创意为引领的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方向,以“小切口、深融合、强赋能”为特色,培养具有前沿视野、现代管理知识、知农爱农情怀、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实践能力、能够引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方向的高素质、实战型人才。具有“农业+文旅+数字”复合能力的人才可快速切入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数字农业等前沿领域,就业前景广阔且职业成长空间大。
本微专业的特色就是“双师双场景”训练,实现理论学习与场景学习的双向闭环,欢迎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加入我们,共同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创新未来!
二、招生计划及要求
(一)招生范围
本专业面向全校所有专业招生,于2025年秋季进入大二/大三阶段的本科生。
(二)招生数量
2025年济南校区、淄博校区各计划招生50人(超过15人开班)。
三、课程设置
开课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授课方式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 |
2 |
32 |
线下 |
文化创意与乡村文化传承 |
2 |
32 |
线下 |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
2 |
32 |
线下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新媒体技术与数字营销 |
3 |
48 |
线下 |
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实战 |
3 |
48 |
线下 |
合计 |
12 |
192 |
- |
注:(1)理论课每16学时计1学分。理论课内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理论课的标准计算学分。
(2)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24学时计1学分。
(3)授课方式: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
四、授课时间
授课时间主要集中在周六、周日,根据两校区作息时间安排,每天最多10节课,具体排课时间将另行通知。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的形式为开课程论文、设计方案等,具体安排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另行公布。
六、教师团队
校内导师团队:
(一)高千秋
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人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农耕文明、农文旅融合等研究。
主讲课程: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实战
(二)田芸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微专业负责人,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乡村旅游、乡村治理、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实战
(三)王晓珍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主要从事外语教学、跨文化对比研究、传统文化及乡村文化等方面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文化创意与乡村文化传承
(四)冠忆非
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新媒体文化、文艺美学、生态批评研究。
主讲课程:新媒体技术与数字营销
(五)刘欣
博士,讲师,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微专业授课教师,主要从事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文艺美学研究。
主讲课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六)华霞
教授,博士,深耕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研究注重农业文化保护与创新,推动校企合作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主讲课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实战
(七)李秀娟
副教授,硕士,秘书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语言景观、传统文化双创方面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文化创意与乡村文化传承
(八)嵇林
副教授,硕士,人文学院教师,商务英语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新媒体与电商直播、跨境电商运营等方面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新媒体技术与数字营销
(九)张晓阳
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传统文化、创意策划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文化创意和乡村文化传承
(十)徐萌
助教,硕士,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子方向的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讲课程:新媒体技术与数字营销
(十一)霍改华
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旅融合、乡村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实践与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
产业导师团队:
(一)张鲁浙
山东创新谷文化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协会理事、中国CDS设计沙龙企业理事、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小企业促进中心副会长、济南市动漫游戏协会副会长、山东省企业家会客厅联合发起人。主理了山东高速,兰剑智能科技、埃美克润滑油,美迪宇能,环联集团、朵力文化传媒、天地仁和商务酒店等多家企业的品牌项目,运用产教融合方式为乡村文化建设与党建产业综合体规划的设计服务,编写高等教育专业项目特色教材,全国大学生数媒竞赛评委,ADOBE ACCI国际认证讲师、15年品牌设计及策划实战经验,历经等多个设计、教育、管理岗位;独到运用产品定位与品牌管理、市场规划及市场管理提升、产品升级及新产品区域市场导入,助力多个传统品牌实现了市场突破。
(二)郭丕华
济南云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新纪元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村庄规划设计、产业园区规划、住宅及工商业建筑设计及其配套系统设计,参与主导了淄博太河镇生态旅游更新项目规划设计,淄川区传统古村落和美宜居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设计,肥城双峪体闲娱乐综合体项目,善国人家康养社区项目规划设计,利津爱琴海娱购中心项目规划设计,丁太鲁国际高中项目规划设计。
(三)邓文军
山东五彩山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山东省旅游数据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旅游行业协会乡村旅游和民宿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智慧营销分会副会长,原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威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特聘专家。从事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研究、政府决策咨询、文旅规划设计、文旅产业发展与运营等咨询服务十余年,高质量完成了世界银行贷款职业教育发展咨询、山东省历年旅游调查与大数据采集咨询、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咨询、山东省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旅游规划设计咨询等咨询服务600余项,与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发展咨询研究,具有丰富的旅游业与人才发展咨询经验。
七、修读证书
完成全部修读课程及实践活动,经人文学院审核、教务处审定后,达到微专业结业要求标准的授予微专业证书和成绩单。
注: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八、实践活动
(一)课程实践性较强,我们将依托学院成熟的直播平台和丰富多彩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农事诗会等品牌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同时选择了山东有代表性的、资源特色各不相同的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但不限于西石村、朱家裕村、三涧溪、马套村、芦南村等,在这些基地建设流动课堂,针对这些村庄的发展实践进行研讨并进行项目策划实践。


直播团队助力省级直播活动

学院品牌活动:农事诗会

学院品牌活动: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论坛

成立数字文化创意学院

首届“国风花香节”


学院品牌活动:汉服展示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二)课程学习结束后,依据实习单位岗位要求,结合学个人情况,教学团队将择优推荐脱普集团(日消产品引领企业)、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文创优秀企业,拥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代表性作品)、齐鲁农超(山东省区域农业公共品牌的核心平台)等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具体实习时间、名额和录用条件,根据当年公司需求情况另行公布。学院保留对实习名额和资格确认的调整权利。
九、报名
(一)线上报名
学生通过教务系统(http://jwxt.sdaeu.edu.cn/)报名,经开设学院和教务处审核报名资格后,于教务系统公布录取结果。
(二)报名时间
2025年10月10日(第6周周五)0:00起至2025年10月13日(第7周周一)24:00
(三)录取查询
经开设学院和教务处审核报名资格后,2025年10月15日前于报名系统公布录取结果。
(四)报名咨询
请拟报名学生以“学院+姓名+学号”实名加入“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微专业”报名咨询QQ群:864707573,相关事宜将在群内通知。